“4個小時,強度已經達標了,可以開放通車?!苯T市開平公路局養護中心副主任許植森興奮地說道。這是該養護中心采用新工藝修補橋面鋪裝的蒼城大橋現場,此次采用的新工藝是利用特快硬水泥完成橋面鋪裝的快速修補。
(水泥混凝土澆筑成型)
近年來,隨著公路交通量的爆發式增長,重載車輛迅猛增加,公路病害頻出,混凝土路面易出現裂縫、破損,影響公路的壽命和行車的舒適性。
過去使用的普通商品水泥混凝土在澆筑成型后,需要等待至少14天齡期后,水泥混凝土路面達到設計強度,才能開放通車。期間需要封閉道路,易造成交通壓力增大,影響群眾出行。
為減少養護作業時間,降低交通影響,開平公路事務中心積極探索新工藝,在橋梁鋪裝、伸縮縫錨固區和交通量大的平交口等重點區位,均采用了特快硬水泥來完成修復作業。特快硬水泥是一種高品質聚合物改性水泥,具有早強高強的特點,采用該新工藝對公路養護封閉道路的要求較低,拌和的水泥混凝土澆筑成型后3—4小時即可開放通車,極大地減少了對交通的影響。
(養護工人拌和水泥、下料振搗)
“用這種新的特快硬水泥,只要4個小時就可以撤下錐形桶解除封閉,群眾可能上班路過看到我們封閉施工,下班就可以行駛在修補完成的路面上,再也不用等十幾天了,這體現了我們養護水平的不斷提升?!绷牡酱舜尾捎玫男鹿に?,養護的老同志們不禁感慨道。
新征程上,開平公路事務中心將持之以恒堅持科技興路、科技養護,不斷探索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實現綠色、高效的養護新模式,助力公路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