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平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  
    • 搜索
黄色电影网址|日韩人妻无码潮喷中文视频|中文字幕无码无遮挡在线看|国产天天看在线观看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長沙街道辦事處 > 招商引資 > 優惠政策
江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關于支持加快六大特色優勢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3-03-31 16:23:26
來源:本網
打印
【字體:

江府辦函〔2022〕59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有關單位:

《關于支持加快六大特色優勢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農業農村局反映。

江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4月16日

關于支持加快六大特色優勢農業產業

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為貫徹落實《江門市加快六大特色優勢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3年)》,加快推進江門市陳皮、大米、鰻魚、馬岡鵝、茶葉、禽蛋六大特色優勢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提高農業全產業鏈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帶動全市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全市鄉村振興,結合我市實際,提出政策措施如下:

一、支持培育農業經營主體

(一)扶持發展農業產業總部經濟。落實《江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江門市鼓勵和促進總部經濟發展實施辦法的通知》(江府〔2019〕33號),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進行農業產業總部經濟試點,加大土地、稅收、財政等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市外農業企業將其具備資質的獨立法人公司遷入我市,培育農業總部企業形態,鼓勵和指導我市農業企業申報認定總部企業,并按我市現行總部經濟政策對經認定的企業進行獎勵。[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稅務局,各縣(市、區)政府]

(二)扶持農業企業做大做強。落實《江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江門市鼓勵和促進總部經濟發展實施辦法的通知》(江府〔2019〕33號),對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地方財政貢獻額度均實現正增長,且在我市結算的主營業務收入比上一年度增加3000萬元以上的,按主營業務收入量1%給予獎勵,獎勵額度不超過企業對本市財政貢獻增量額度的50%。企業在政策實施期內首次實現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度增長1倍以上(含1倍)2倍以下的,按企業當年獲得增量獎獎勵金額的40%給予獎勵;首次實現增長2倍以上(含2倍)的,按企業當年獲得增量獎獎勵金額的60%給予獎勵??偛科髽I若同時滿足我市同類型政策資金獎補條件的(如大型骨干企業扶持、招商引資獎勵等以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和地方財政貢獻增量額度為計算獎勵標準的),可選擇有關獎補扶持政策,申請經營貢獻獎的不得重復享受同類型資金獎補。[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稅務局,各縣(市、區)政府]

(三)推動農業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落實《推動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金種子”三年行動方案》(江府〔2020〕37號),在企業股改、企業上市、上市企業注冊地遷入、募投項目落戶等方面給予獎勵。[責任單位:市金融局、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統計局,各縣(市、區)政府]

(四)激勵返鄉人員創業創新。對在本措施有效期內獲廣東省十大杰出高素質農民稱號的江門市職業農民以及獲江門市十大杰出高素質農民稱號的,分別給予不少于1萬元和0.5萬元的獎勵金并授予榮譽證書。各縣(市、區)對本地區被評為縣級以上十大杰出高素質農民給予獎勵金并授予榮譽證書。[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

(五)加大從業人員培訓培育力度。落實《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江門市教育局江門市自然資源局江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江門市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江門市“鄉村工匠”工程實施計劃〉的通知》(江人社發〔2020〕94號),大力實施“鄉村工匠”工程,對鄉村工匠服務農業發展等方面給予獎勵。加大對六大產業從業人員技能技術培訓力度,提升從業者自身綜合素養和職業技能,推動江門六大產業持續高質量發展。(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

二、支持種質資源保護利用

(六)開展種質資源普查。各縣(市、區)全面完成轄區內禽畜遺傳資源和水產養殖種質資源基本情況普查,新增5個縣(市、區)的農作物種質資源的系統調查和搶救性收集,摸清江門市鰻魚種質資源家底,做好養殖主體信息登記,講好“鰻魚故事”。支持創建鰻魚保種場,收集保存鰻魚養殖活體種質資源,采集制作鰻魚種質資源遺傳材料,開展種質鑒定、遺傳多樣性評價。[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

(七)加快建設區域種質保護中心。按照《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和基因庫管理辦法》(農業部令第64號)、《關于開展廣東省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和基因庫遴選與核驗工作的通知》(粵農農函〔2021〕994號)、《廣東省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和基因庫管理辦法》(粵農農規〔2021〕4號)文完成申報,對成功創建國家或省級馬岡鵝等江門特色優勢農產品等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區域中心、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和基因庫,每個獎補財政資金不超過100萬元。重點建設新會柑無病毒原種圃,馬岡鵝國家級和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

(八)支持良種示范基地建設。支持建設2個以上以種業為核心的市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六大產業種業試驗示范基地,重點提升江門“種業長廊”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水稻等農作物品種的示范展示。各縣(市、區)支持本地區縣級以上種業現代產業園和試驗示范基地建設。[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

(九)支持種業企業發展壯大。鼓勵種業企業集聚江門“種業長廊”,推動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研發和種子企業審定品種,各縣(市、區)支持本地區種業企業發展,推動培育發展現代種業,提升江門特色優勢產業。[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

三、支持三產融合發展

(十)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江門)“中央廚房”項目建設。對新引進投資1億元以上的農業項目,企業注冊在我市,由項目所在地政府制定“一企一策”予以扶持。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閑置農房及宅基地,對利用收儲農村閑置建設用地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工作成績突出的縣鎮兩級,給予建設用地計劃指標支持。對現有國家、省、市級重大農業產業化項目在原址增資擴建所需的擴建用地部分,按照“專業評估、集體研究、結果公示”的原則,辦理協議出讓手續。[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局,各縣(市、區)政府]

(十一)支持完善農產品物流網絡建設。落實《江門市“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實施方案》(江農農〔2021〕209號),鼓勵利用“互聯網+”推動江門市特色優勢農業全產業鏈布局與發展,完善“菜籃子”市場流通體系建設,促進農產品出村進城。[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

落實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廣東省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粵農農函〔2021〕839號),聚焦鮮活農產品主產區、特色農業農產品優勢區和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薄弱地區,按照不超過建設設施總造價的30%進行補貼,單個主體補貼規模最高不超過100萬元。[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

落實《江門供銷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干網建設實施方案》(江供綜〔2020〕58號),支持新建、提檔升級一批農產品田頭市場,引導田頭市場開展農產品直供直銷、“農社對接”等營銷模式,解決好農產品出村進城“最初一公里”問題。積極爭取各級財政資金支持。[責任單位:市供銷社、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

(十二)支持和引導休閑旅游農業發展。落實《江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扶持辦法》(江文廣旅體發〔2019〕915號),對獲得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稱號的村委會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的一次性資金扶持;參照《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關于申報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的通知》《關于開展2021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申報和監測工作的通知》《開展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單位認定工作和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監測的通知》,對獲得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或省休閑農業重點縣、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鎮(點)分別給予不超過50萬元、30萬元、10萬元的一次性資金扶持。[責任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

四、支持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

(十三)支持重大農業科技項目立項。落實《江門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工作措施的通知》(江府〔2019〕24號),分級分類對通過立項的農業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給予配套資助。[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人才工作局、市教育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稅務局,各縣(市、區)政府]

(十四)支持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落實《江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集聚新時代人才建設人才強市的意見〉的通知》(江府〔2019〕1號),對農業企業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引智項目符合條件的,按薪酬或服務費總額20%的標準,給予引才單位項目資助經費,每人每年最高10萬元,最長期限3年。對我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以外的專業技術人員晉升正高級、副高級職稱,分別給予5萬元、2萬元補貼。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校、科研機構、大型企業等用人主體開展職稱自主評審,鼓勵技能人才參加職稱評審,暢通技能人才和專業人才成長渠道。[責任單位:市人才工作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

五、支持發展品牌農業

(十五)支持農業品牌創建。落實《江門市農業品牌培育獎勵辦法》(江府〔2020〕7號),對上一年度新增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登記、有機產品認證、廣東省名牌產品(農業類)、綠色食品認證或綠色食品生產資料認證、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的企業分別一次性獎補20萬元、12萬元、10萬元、10萬元、8萬元、8萬元;對上一年度通過廣東省名牌產品(農業類)復審、準予續展的綠色食品或綠色生產資料、通過無公害農產品復查換證的企業分別一次性獎補2萬元、1萬元、1萬元。參照《關于組織開展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申報及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監測的通知》,對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的鎮、村分別一次性獎補不超過50萬元、30萬元。[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

(十六)支持健全完善農產品營銷體系。建設粵港澳特色優勢農業展館,組建農產品采購商聯盟,開展采購商招募和培訓活動。支持舉辦江門市農業博覽會、粵港澳大灣區(江門)名特優新農產品推介活動,創新六大產業“網絡節+云展會”“短視頻+電商”營銷模式。支持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創建,建立“僑字號”特優農業品牌目錄庫,開展線上線下品牌宣傳。[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

落實江門市商務局《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措施》(江商務服貿〔2020〕55號),支持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建設,對服務中心運營單位進行獎勵,每年獎勵不超過2個,每個獎勵50萬元。支持參加國家級電商展會,對以江門館名義、特裝形式參展,給予組織參展的運營單位實際投入場地費、特裝費40%的補貼,單個項目不超過10萬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

(十七)鼓勵企業“走出去”創品牌。落實《江門市關于獲得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定的獎勵辦法》(江農農〔2021〕263號),給予符合條件的粵港澳大灣區(江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定獎勵10萬元。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江門)農業領域的交流合作,鼓勵引導企業“走出去”,組織我市企業參與“粵澳商品名優展”“江澳對接會”等系列展會,助力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流通服務體系建設。支持探索六大產業農產品“高鐵專列”“專機航班”,開展直銷配送、連鎖經營、代理經銷等經營方式,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東北地區的市場。[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

(十八)支持六大產業標準化示范建設。大力倡導扶持農業標準化示范建設,開展標準化生產示范和培訓、建立標準化生產過程記錄制度。[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

六、支持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十九)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畝均投入逐年提高,鼓勵提前達到畝均不低于3000元。同步開展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鼓勵地方政府多渠道籌措資金,提高建設標準和畝均投入。繼續支持加大社會資本投入建設高標準農田。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增加的耕地作為占補平衡補充耕地指標在市內調劑,所得收益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局,各縣(市、區)政府]

(二十)促進農業規?;洜I。落實《江門市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示范片創建工作方案》(江農農〔2021〕33號),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示范片創建,按照鎮(街)申報、縣級審核推薦、市級現場核查并組織專家評審等程序,擇優評選上一年度新增承包土地(耕地、魚塘)經營權流轉示范片,分兩檔標準進行獎補。對流轉耕地(魚塘)300畝(含300畝)至500畝的示范片,市財政一次性獎補30萬元/個;對流轉耕地(魚塘)500畝(含500畝)以上的示范片,市財政一次性獎補60萬元/個。各縣(市、區)對本地區示范片予以獎補[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

(二十一)有效遏制耕地撂荒。鼓勵撂荒地鹽堿地開發治理,探索經營權流轉、農業生產托管模式。研究制定引入市場主體開發治理具體辦法。推動撂荒地宜機化改造。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復耕撂荒地,宜糧則糧、宜特則特,對確不適宜耕種的,在符合相關政策規定下,可用于設施農業用地。鼓勵市縣對流轉撂荒地種糧給予補助。對長期無力耕種或因舉家外遷造成撂荒的農戶,在充分尊重個人意愿和合理經濟補償基礎上鼓勵自愿退出承包權。[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

七、支持農業金融創新

(二十二)支持完善農業融資風險分擔機制。激發拓寬多元化融資渠道,鼓勵金融機構加大開發專屬金融產品支持小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及投放六大產業高質量發展。(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金融局)

(二十三)支持開辦地方特色農業保險品種。鼓勵保險機構開展農產品“保險+期貨”試點、“訂單農業+保險+期貨(權)”試點。(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金融局、江門銀保監分局)

(二十四)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發揮金融支農聯盟平臺作用,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信用平臺建設,構建市縣域內共享的涉農信用信息數據庫。[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金融局,人民銀行江門市中心支行、江門銀保監分局,各縣(市、區)政府]

八、落實鄉村產業用地政策

(二十五)優先保障農業產業用地。貫徹落實自然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出臺的設施農業、生豬養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政策??h鎮兩級要統籌安排、合理布局,順應農業產業發展規律,為農村產業發展留出用地空間,在國土空間規劃中予以落實。落實市縣兩級每年安排不少于10%的用地指標保障鄉村振興新增建設用地需求,其中安排不少于30%由市縣級農業農村部門統籌支持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分批分重點推進加工用地、冷鏈物流用地及商服旅用地的土地供應。支持各縣(市、區)以鎮或村為單位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實行負面清單管理,騰挪空間用于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局,各縣(市、區)政府]

(二十六)落實用地政策。設施農業用地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實占補平衡;種植設施不破壞耕地耕作層的,可以使用永久基本農田,不需補劃。農業種植養殖配建的保鮮冷藏、晾曬存貯、農機庫房、分揀包裝、種植設施副產物處理、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管理看護房等輔助設施用地納入農用地管理。落實《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實施點狀供地助力鄉村振興的通知》,為實施現代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鄉村休閑旅游業、鄉土特色產業、鄉村信息產業及鄉村新型服務業等鄉村產業項目及其配套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確需在城鎮開發邊界外使用零星、分散建設用地,且單個項目建設用地總面積不超過30 畝的,可實施點狀供地。[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局,各縣(市、區)政府]

九、加大財政資金投入

(二十七)加強資金保障。各級各部門要落實把農業農村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調整預算支出結構,進一步完善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市本級財政統籌和新增安排專項資金1.5億元,每年不少于3000萬元;各縣(市、區)統籌整合各級涉農財政資金和新增安排資金5億元,每年不少于1億元,支持六大特色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六大特色優勢產業中符合相關條件的,統籌土地出讓收入、申報納入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等渠道予以支持。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引導工商資本投資適合產業化規?;s化經營的六大特色優勢產業項目。[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

本政策措施涉及的獎勵資金,已有政策的,按原政策渠道安排。新增政策的,由主管部門制訂相關辦法、指南細化實施,市本級在專項資金(每年不少于3000萬元)中安排,縣級在統籌整合各級涉農財政資金(每年不少于1億元)中安排;按照項目歸屬或企業注冊地區分,按照事權與支出權限相匹配原則,落實市縣兩級財政資金,若獎勵內容與市內其他獎勵扶持政策重疊的,按照“從高不重復”原則,由企業自行選擇申請。

十、嚴格監測考核獎懲

(二十八)強化監測考核。完善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統計等部門參與的農業農村統計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農業運行監測,實行“一月一調度、一季一研判”。支持鼓勵村會計兼任統計員,完善部門統計體系,加強農業數據庫、政策庫、項目庫、專家人才庫建設,切實提高統計質量。綜合運用“四聯考、四推動”方式(即縣級聯考、市直部門聯考、總投入與總產出聯考、絕對量與相對量聯考,現場推動、案例推動、通報推動、督導推動),對六大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行專項考核,對目標任務完成好的縣(市、區)給予激勵,對推進不力的縣(市、區)進行通報約談。[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統計局,各縣(市、區)政府]

本政策措施實行市屬項目獎補標準清單和項目庫管理,按照每年支出重點、上年度績效考核情況等因素實行動態調整。扶持對象為六大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入鏈的經營主體及其關聯主體。六大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的入鏈標準另行制定,原則上每年組織一次入鏈主體申報。

本措施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相關措施內容由市農業農村局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制訂落實清單,并定期評估完善,保障實效。



相關附件:

 
聯系我們 網站幫助 網站地圖 服務申明
 版權所有:開平市人民政府    主辦:開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備案編號: 粵ICP備05079694號  網站標識碼:4407830003  粵公網安備; 44078302000116
開平發布政務微博
開平發布政務微信